0898-16881452
发布时间:2023-11-14 08:59:38 阅读量:
欧亿体育11月13日,最高检、住建部、中国残联联合举行“让爱无‘碍’ 共享美好生活”新闻发布会,并发布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徐向春介绍,各地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责,通过开展行政公益诉讼,灵活运用磋商、听证、诉前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协同行政监管部门依法履职整改,更好更快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本次发布的12件典型案例均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监督案例,通过协调沟通、柔性司法,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争取最佳办案效果,推动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突出问题。(来源:最高检)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新建的养老社区,进行适老化无障碍设计已经成为重要趋势。通过无障碍理念,老人能够锻炼身体残存的功能自立生活,在居住环境中提供更多便利,让他们感到安全、有尊严。
近日,公安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起草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惩戒办法(征求意见稿)》共19条,主要包括惩戒原则、惩戒对象、惩戒措施、分级惩戒、惩戒程序、申诉核查6个方面内容,遵循依法认定、过惩相当、动态管理原则,明确个人和单位纳入惩戒对象的范围,规定金融、电信网络、信用惩戒的具体措施,根据惩戒对象违法行为分级适用惩戒,规范审核认定、惩戒期限和告知等程序,明确申诉、受理、核查、反馈和解除的程序和时限。(来源:公安部)
征求意见很容易,但是落实实施却很难。就像之前实施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一样,对于追赃挽损方面,难题一直都存在。其实,不管实施和出台多少法律,征求多少意见。但最终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追赃挽损,加大处罚力度。
据人民法院报报道,2022年10月1日,15岁的小涵(化名)与另7名同学相约玩密室逃脱,在游玩前签下免责声明,中途发生事故,需住院手术治疗。小涵父母联系娱乐室请求赔偿,但被拒绝。今年5月4日,小涵将该娱乐室和其投保的保险公司诉至法院。经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小涵签署的免责声明无效。故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在保险范围内赔偿原告各项损失40304.94元;被告密室逃脱娱乐室赔偿原告各项损失10658.73元。(来源:人民法院报)
密室逃脱作为一种新兴娱乐项目,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也颇受青少年欢迎。作为新兴业态,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在丰富群众娱乐生活的同时,游戏参与者身体或精神受到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案原告作为未成年人,未有证据证明原告签订上述免责条款时取得了监护人同意。该免责声明应属无效,不能免除被告的民事赔偿责任。
据澎湃新闻报道,2021年9月16日,龚明(化名)在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倒地,抢救48天无效后死亡。抢救期间,龚明的工伤申请未被中原区人社局认定。其家属起诉中原区人社局,要求撤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重作认定。一审被郑州铁路运输法院驳回。二审维持原判。今年8月30日,河南省高院判决撤销一审、二审行政判决;撤销中原区人社局作出的《郑州市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责令判决送达之日起六十日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11月9日,中原区人社局认定为工伤。(来源:澎湃新闻)
《民法典》实施前,此类案件多严格执行“48小时标准”。《民法典》融合多部法律,同时加入了与时俱进的新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序良俗等。法律不再像以前那么冷冰冰,不只法律需要被尊重,道德规范同样需要尊重。
近日,英国通信监管机构表示,社交媒体平台应通过程序设置使得默认推荐好友列表中不出现孩子。Ofcom(英国通讯管理局)针对科技平台遵守《网络安全法》的第一份指南中就包含这一点。指南涵盖了社交媒体应如何处理非法内容,例如,网暴儿童。Ofcom在执行《网络安全法》时发布的第一份行为准则草案,涵盖儿童素材、色情和欺诈等活动。大部分指导法案都是针对色情。(来源:欧洲时报)
青少年和儿童在社交媒体上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包括提供教育、建立安全措施、鼓励良好的网络行为等,以保护他们的隐私、心理健康和身体安全。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才能确保青少年和儿童在社交媒体上获得积极的体验,并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李浩(安徽大学法学院教授):法院应当遵循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
在民事诉讼中,程序同意权主要是指当事人享有的针对法院所选择的程序事项表示赞同或者不赞同的权利。从属性上说,同意权是当事人享有的程序选择权的一种类型,属于消极的程序选择权。同意权所涉及的事项大多属于程序的简化。设置针对法院的同意权一方面是为了使程序的进行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另一方面在于为当事人提供必要的程序保障。法院在征询同意时,应当遵循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范围、程序进行。(来源:《法学评论》2023年第6期《民事诉讼当事人程序同意权研究》)
从整个民事纠纷解决程序全局出发,展开对民事程序同意权问题的研究,对构建我国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程序机制,提升纠纷当事人的程序主体性地位,促进程序公正的实现,提高程序效益,增强民事纠纷解决程序机制的社会适应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北京国咨律师事务所首席顾问曹保印【曹说法·每日法律资讯系列】视频整理)